我们先把前面提到的文件实现方式,做个比较:
那早期 Unix 文件系统是组合了前面的文件存放方式的优点,如下图:
它是根据文件的大小,存放的方式会有所变化:
- 如果存放文件所需的数据块小于 10 块,则采用直接查找的方式;
- 如果存放文件所需的数据块超过 10 块,则采用一级间接索引方式;
- 如果前面两种方式都不够存放大文件,则采用二级间接索引方式;
- 如果二级间接索引也不够存放大文件,这采用三级间接索引方式;
那么,文件头(Inode)就需要包含 13 个指针:
- 10 个指向数据块的指针;
- 第 11 个指向索引块的指针;
- 第 12 个指向二级索引块的指针;
- 第 13 个指向三级索引块的指针;
所以,这种方式能很灵活地支持小文件和大文件的存放:
- 对于小文件使用直接查找的方式可减少索引数据块的开销;
- 对于大文件则以多级索引的方式来支持,所以大文件在访问数据块时需要大量查询;
这个方案就用在了 Linux Ext 2/3 文件系统里,虽然解决大文件的存储,但是对于大文件的访问,需要大量的查询,效率比较低。
© 版权声明
本站文章由不念博客原创,未经允许严禁转载!
THE END